中國GDP數據"摻水" 嚴重 官員承認"老大難"
【大紀元10月30日訊】中國國家統計局最近對各省、市、自治區的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(GDP)增長率進行聯合審查,並對一半左右省份上報的數據做了調整。但即便如此,各省市今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速,仍普遍高於官方公佈的7.7%的全國增速,高出全國GDP近2.5萬億元。官員承認,「地方GDP『摻水』是老大難問題」,令外界嚴重質疑中國的GDP數據。
據每日經濟新聞10月29日報道,在地方GDP「摻水」現象被詬病的大背景下,上週一(10月19日),國家統計局與各地統計局還在武漢對各地上報的GDP進行聯合審查。10月中下旬,是中央和各地方經濟運行情況季報公佈時間。
據介紹,若發現可能有「水分」的GDP增長率,則要根據GDP增速的基礎數據進行調整。基礎數據包括投資增速、生產增長率和用電量等一系列數字,「GDP增長率必須與基礎數據匹配。」
但這次審查的結果是,當歷時一天的聯審會議結束後,「有一半左右省份的數據做了調整。」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透露。
今年7月份,中央和地方分別公佈中國和各地上半年各項宏觀經濟數據時,地方GDP「摻水」現象就廣被詬病。公佈的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,各地方GDP之和高出全國核算數據約1.4萬億元,差率接近10%。
即便這次經過調整,各省市今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速,仍然普遍高於7.7%的全國增速。前三季度全國各地GDP加總,高出全國GDP近2.5萬億元。之前,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全國GDP是217817億元。
「差距仍然存在。」國家統計局核算司司長彭志龍毫不諱言國家與地方GDP增速的差距,「這是一個老大難問題。」
今年8月,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也曾針對地方GDP「摻水」一說回應稱,GDP被附加了太多東西,不堪重負,因此國家統計局核算的GDP和地方加在一起匯總的GDP不一致,「有制度方面的原因,有技術數據的原因,有重複的原因,也有體制原因。」
葉青解釋說,首先,全國和地方,以及地方之間,用於統計GDP增長率的數據並不完全一致;其次,中國目前的統計方法和制度存在缺陷,「難以剔除各地之間的重複計算,也就造成各地匯總數據與國家核算的數據不一致。」
葉青舉例說,位於不同省市的總公司、子公司的統計、投資計算很複雜,這種複雜的經濟關係很容易造成重複統計,而各地又都傾向於「算足」數據。
同時,地方GDP仍然繞不開「政績」的話題。與各地官員的「仕途」掛鉤的GDP數據,仍然使一些地方在統計中竭力「用足」、「算足」數據,甚至不惜添加其他「水分」。
葉青介紹說,明後年將實行「下算一級」核算體系,即國家核算省、直轄市一級的GDP增速,省核算地市一級的國內生產總值(GDP)增速。 (http://www.dajiyuan.com)
美東時間: 2009-10-29 16:13:57 PM 【萬年曆】
本文網址﹕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9/10/30/n2705871.htm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